为聚焦教师专业发展,以“研习新课堂、落地新课标”为主线,促进教学研究和课堂模式创新,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和教学质量,2023年11月2日下午,山东省济南第三十四中学举办物理学科大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汇报课+新课标解读”的形式开展,学校负责人高冬梅校长,孙婧副校长,学校物理组全体教师,其他学科部分教师参与听课。 活动第一阶段,由三十四中董红潮老师对九年级物理第十五单元《“伏安法”测电阻》进行课堂教学。董红潮老师展示生活中豆浆机内热敏电阻工作时的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学生探究温度对小灯泡电阻的影响,启发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由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分享与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课堂中引用数学的线性关系便于学生理解U-I图像中电阻的变化。最后为学生讲解电器的能效标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节能环保的电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动第二阶段,由刘刚老师和董洪潮老师解读新课标。刘刚老师分享自己学习新课标的经历,说明学习新课标的原因:第一,学科教学专业素养上成长的不竭动力;第二,寻根溯源,找到学科问题本质的出发点。刘刚老师从实验地位提升,实验数量增加,实验要求变化,增加教学提示上着重分享了新课标中实验部分的变动和相关学业要求。董红潮老师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举措为主线,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从纵向的:初高中衔接;横向的:情境化教学(跨学科实践,大单元教学)进行详细解读。以李吉林老师40岁提出情境化教学的例子来鼓励老师们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在两位老师解读新课标后,学校负责人高冬梅对董红潮老师的汇报课点评。本堂课是每位学生充满思考的课,课堂的每个问题设置巧妙合理,是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设计的,这是一个思考、建构的课堂。对于新课标解读高冬梅校长指出,着眼教学长远发展,教师要加强对新课标的解读和钻研。我们要做正确的事,把握好前进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新课程标准。

活动第三阶段,三十四中全体物理教师议课。殷传平、杨丽丽、赵秀梅、刘刚、董红潮、刘姣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对于学生实验操作经验不足提出有效改进措施,可以使用相关电子实验室,学生随时随地练习,解除空间时间的限制。对于初三电学实验用具进行检验和调整。铢积寸累,日就月将,山东省济南第三十四中学物理组,以学习新课标为抓手,携手努力,继续增强学科大教研,满怀豪情一起向未来,创造34中物理新辉煌。